2010年10月22日 星期五

書評:萬物有靈論(蘇家瑩)

書評:泛靈信仰/萬物有靈論

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班

蘇家瑩

chiayinsu@gmail.com

九十九年十月十日

關於泰勒的這篇文章,筆者認為首先必須澄清的一般誤解是:從過去到現在,演化論其實一直存在於世界舞台之上、活躍於科學領域中,直線演化論與多線演化論的論戰目前仍舊在進行中,這篇文章雖已久遠,然而仍是對於直線演化論派的一大強力支持──當然是在文化人類學的討論範圍之外。

如何對於一個時代會同時存在著文明程度不同的文化現象進行解釋呢?在這段選文中,泰勒的挑戰對象是站在直線演化論的另一端,那些認為人類文明曾經達到最高峰而沒落的人。因此,他必須證明演化進度不同的文化現象是有時序性,而且最後抵達同一目的地。

在此我不打算探討宗教的純道德方面,而是要研究構成(無疑構成了)一種世界範圍的古代哲學的萬物有靈論,其理論遍是信仰、其實踐便是崇拜。我要盡力為一種迄今令人奇怪地受到輕視與忽略的探究整理各種材料,因為我現在的任務就是要盡可能清楚的闡明低級種族中存在的基本的萬物有靈論,並且不那麼完整地大致勾畫出它發展融入較高文明的過程。(pp.25)[1] (1979:11)

本篇立論由宗教的演變其實就是人類由原始開始發展出理性思考的演化過程起,神學體系是人類理性所設計出來、心理學是人類更理性的新品終。泰勒舉例證明各個民族皆會發展出符合自身情境的泛靈信仰,以證明泛靈信仰的生是各自獨立的,而且這些當前存在的泛靈信仰都是初期的,並不是過去某種高等文明沒落後生的遺存。

那麼同樣經過漫長時間的發展,為什麼有些民族卻停滯在未開化時期?因為對於來世、靈魂的信念造就了獻祭的儀式,為了求得更安適的來世而消耗了大量的資源,這種做法不利於安定的生活及累積財富,使得這些民族無法發展出文明的文化。證明了這些民族的停滯不前,也證明了泛靈信仰在演化路線上的位置,正是反駁了那些認為泛靈信仰是高等文化遺存的論點。材料使用上,泰勒使用了多種族演繹文化的演化論,起源於人類蒙昧時期的宗教將無可避免的踏入最後的里程碑── 科學,在本文中,心理學的出現便是相較於神學而更科學、更理性的

可惜泰勒抹去了文明沒落的可能性,他的演化論是直線史觀,通往進步的未來,而且這個未來可預見、可預言,科學可解釋一切、人類的理性將會戰勝迷信,那些未開化的民族,只有前進或停滯兩種選擇。這樣的武斷推定卻因為無法證明過去沒有高等文明存在而顯得證據薄弱,也帶出了隱藏的結論:先抵達終點的民族就是贏家。

歷史事實是,在文化相對論(cultural relativism)崛起之後,人類學家開始避免使用演化論進行解釋,人類學研究變成細碎而不完整的板塊、文化人類學似乎由此開始與體質人類學等「科學」漸行漸遠。然而這似乎並不是一條不歸路,全球化主義的流行似乎讓各地的人類學者又乘上同一艘船,全球化一度朝著西化的路線邁進。

世界秩序的重組方式,近幾年來是國際觀察家密切注意的重點,中國的崛起更明白的對於過去的西方沙文主義下了一封戰書;回顧過去的世界史,東方之龍的復甦這種接近輪迴的表現,正是對於此種直線演化論的一大強力反擊。

 

參考書目

 

Tylor, Edward Bennet

1979  Animism. In Reader in Comparative Religion. William A. Lessa and Evon Z. Vogt, eds. Fourth edition. Pp 9-18.  Fourth edition.  New York, NY: Harper and Row.



[1] 此處採用課堂所發中文講義譯文,因不確定出處,故僅填頁數,後為英文原文出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