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古代城邦―古希臘羅馬祭祀、權利和政制研究》*
黃萍瑛
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博士班
9746802
pingying@cc.ncu.edu.tw
《古代城邦―古希臘羅馬祭祀、權利和政制研究》(以下簡稱《古代城邦》)一書出版於1864年,由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歷
本文於此僅就《古代城邦》之卷一〈古代人的信仰〉及卷二〈家庭〉進行書評報告。在這兩卷一開始,作者便從「死亡」來說明古代宗教的形成,以及促使社會關係的產生,進而認宗教是一切社會關係的起源。作者藉由墳墓、葬禮、祭祀(對亡者的崇拜)、家裡的祭壇(聖火的崇拜)、生育等來說明古代家庭宗教的構成,更進一步闡述此家庭宗教如何衍生繼承權、出繼承法、親屬關係、所有權、私產的概念、家庭的道德觀念、婦女的從屬角色、禁此單身、男女不平等,以及父權制的種種因果脈絡等。
《古代城邦》一書有系統地自信仰的角度來耙梳上述的社會關係的產生及脈絡發展,甚為清晰條理,使讀者能清楚地掌握其所欲論述的脈絡。庫朗熱於卷一及卷二所討論的內容,雖以古代希臘及羅馬為研究對象,但由其論述的過程及觀點,筆者以為可以作為研究臺灣漢人社會的民間信仰的借鏡之一。
就筆者個人淺見,宗教的出現,原因部份除人類面對不可知的「死亡」秘密之外,導致於人們對自然界的一些未知現象亦不無關係,或許也是我們必須納入考慮的條件之一。然而,《古代城邦》一書對於後者的著墨甚少,畢竟在那個年代裡的人們對於自然界知識所知並不如今,確實是一個事實,故使我們難以不去考量人們面對有限的自然界知識的恐懼,同樣也可能是宗教產生的原因之一。其次,庫朗熱在卷二〈家庭〉第六章討論「所有權」時提及「按古代習慣,人死後不能葬於公墓,亦不能葬於道旁,而葬於自家的田地內。」(Fustel de Coulanges 2006[1864]:55)庫朗熱又述及「顯而易見,所有權是家庭宗教不可避免地帶來的一種制度。這種宗教既然令居所與墳墓與外界隔斷,公共生活因此變得不可能。」(2006[1864]:56)對此,令筆者感到困惑與好奇的是:依理而言,每個人死後都應葬於家族墓,那麼為何有「公墓」?「公墓」的概念又如何產生?「公墓」一詞又該如何界定?「公墓」的出現是否既已涉及了公共生活呢?再者,庫朗熱在論述親屬關係時提及「供奉家火的權利只為男子而設,祭祖也只是男人們的事。因此宗教規定,親屬關係並非是由女人建立的。古人以為,女人既不能傳繼生命也不能延續祭祀。」(2006[1864]:47)對照前述,若筆者的解讀無誤,庫朗熱認為古代家庭宗教使得公共生活變得不可能。對此,令筆者感到好奇的是,因「女人」所締結的姻親關係在古代家庭宗教的基礎之下,是否可納入當時的公共生活領域?締結的姻親的兩造雙方是否有儀式性的往來?若有,是否也可視為公共生活領域的一部份?最後,庫朗熱在討論田地或土地所有權係因家庭宗教而不可分割的,而非法律,但庫朗熱似乎並未向讀者交待,田地或土地所擁有權的範圍或面積大小是如何得來或確立的。以上,就筆者閱讀庫朗熱《古代城邦》一書之卷一及卷之讀後感所提出個人的一些淺見及想法。
Fustel de Coulanges
2006[1864] 古代城邦―古希臘羅馬祭祀、權利和政制研究,譚立鋳等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