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日 星期一

書評 :宗教生活的初級形式(李昀)

書評 :宗教生活的初級形式

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班

9846511

李昀

yunemilie@gmail.com

 

 


    涂爾幹的《宗教生活的初級形式》試圖以澳大利亞「土著」社會做為主要研究對象,以更好地了解宗教的起源和本質。他指出了宗教並非虛無飄渺的人類幻覺體系,而儀式也非僅是奇特野蠻而不能理解的非理性活動,應將宗教理解為有意義和客觀價值的體系。

    宗教是一種典型的社會事物。宗教表象是表是集體現實的集體表象;禮

    儀是產生於匯集在一起的群體之中,旨在激起、保持、或再造這些群體

    的某些精神狀態地行動方式。Durkheim 1999[1915]10

    為了談論宗教,涂爾幹認為必須首先對宗教提出定義:

    宗教是一個與聖物,也就是被分開、有禁忌的事物有關的信仰和實踐的

    統一體系,這些信仰和實踐把所有皈依者連何在同一個被叫做教會的道

    德社團中。(Durkheim 1999[1915]

而上述引文也揭示了涂爾幹將宗教分為兩種層次來思考,其一是思想層面,

其二是信仰實踐層面。他認為「宗教現象很自然的分為兩大基本範疇:信仰與實踐。信仰是信念狀態,主要由表像組成;禮儀是一定的行動方式」Durkheim 1999[1915]35。本書論證的章節分配也應合了涂爾幹的二分,首先他以圖騰崇拜為對象探討宗教信念的起源,接這在第二大部分討論宗教禮儀。宗教信念與禮儀對他來說是互為主體的,一方面宗教信念會反映在儀式上,一方面儀式又會對宗教信念產生影響。「宗教表像是離不開宗教儀式的,這不僅是因為這些表象都現在儀式的過程中,而且因為反過來他們還會受到儀式的影響」Durkheim 1999[1915]328。要理解宗教便不可將信仰與實踐層面儀式分開來談。

    他從過去學者在討論宗教起源的兩個基本理論上做分析和批評,以進一步發現兩者的局限性和提出新理論闡釋宗教的必要。其一就是由E.B.Taylor所建立的泛靈論(animism),認為宗教起源於原始人類對於幻夢中出現的似人的「東西」而引發的靈魂概念,因而宗教在此是源於一種「模糊、含混的概念」Durkheim 1999[1915]75。其二就是由馬克斯˙穆勒奠基於語言學假設上的自然崇拜論,認為宗教源於人們感受到自然界的偉大而引起的崇敬心理。他認為兩者的局限在於:

    這裡(泛靈論)是一些夢的幻覺來進行這種改觀,那裡(自然崇拜論)是詞

    語的作用使人想起一系列輝煌的而又虛幻的景象。但不管是這種情況或

    那種情況下,最終在宗教中看到的應是妄型解釋的結果。Durkheim

    1999[1915]91

    我們可以看到涂爾幹論證的邏輯嚴謹。然而涂爾幹在本書中欲發覺人類宗教的起源與本質,而宗教的起源便是社會。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其實也是在探究人類現象中的普同性,因為若沒有普同性,他所要發現的宗教起源與本質究竟是「誰」的?是屬於西方社會?還是屬於澳大利亞「土著」的?然而涂爾幹卻有著「社會中心論」的思想,「社會現象是隨它們所屬的社會制度變化的,因此離開社會制度就無法理解社會現象」Durkheim 1999[1915]75,也因此他反對將不同社會類型中相似的現象不加考證的加以比較。若涂爾幹所發現的宗教現象起源與本質不是屬於人類,那會是屬於誰的?宗教現象若是人類社會中的普同現象,想理解現人類社會中宗教現象的起源,就不能否認人類的確有某些普同性存在。然而他的「社會中心論」思想,假定制度在不同社會便會是不同的情況,即使現象看來相似,也不能貿然比較。因此似乎會將人類普同性逼到無處逢生的死角,頗有理論上矛盾的現象。

    整本書擁有很濃厚的進化論思想。涂爾幹書中一個重要的基本假定,便是「低級」社會的同質性和簡單性。而在當時現存社會中,被認為最接近演化起源、最同質和最簡單的便是澳大利亞的「土著」社會,而其圖騰崇拜便是最原始簡單的宗教。「低級社會個性的發展較少,群體的規模不大大家地一切都是共同的一切都是同樣,同時一切也都簡單」Durkheim 1999[1915]6)。因為談論文明社會的宗教太過複雜,便先從簡單社會著手。這樣的方法論選擇其實源自於狄卡爾主義的原則,「狄卡爾主意地原則之一,就是在科學真理的長鏈中,第一環節具有決定作用」Durkheim 1999[1915]4。在19世紀進化論思潮之下,澳大利亞土著社會被視為近似於人類發展演進歷史的初始步驟,也就是人類發展史中的第一環節,因此也才會被涂爾幹納入研究主要對象。若涂爾幹的所謂的「低級社會」,實際上來說並非如涂爾幹來說的同質和簡單,則似乎這樣的方法論選擇就會有所缺陷了。涂爾幹對我們闡釋了宗教做為一種社會事實,非僅是虛無飄渺的幻覺體系,對人類社會有其功用,且宗教的起源來自於社會。但是仍不能脫離當時的進化論思潮,可以說,涂爾幹的學術貢獻仍是19世紀近化思潮下的產物之一。

 

 

參考資料

Durkheim, Emile

1999[1915] 宗教生活的初級形式,林宗錦、彭守義譯。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

           版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